2016/12/29

技嘉 GIGA GTX1070 G1 Gaming 顯示卡

前陣子失心瘋買的顯示卡

技嘉 GIGA GTX1070 G1 Gaming 8G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因為某些原因我又把他給處理掉惹@Q@


技嘉10X0顯示卡的分類,大致以高階Xtreme Gaming、中階G1 Gaming、中低階WindForce來區分,本次的G1 Gaming就是買不起高階才選用的中階款GTX 1070

其實原因是我的機殼最多只能安裝28cm的顯示卡,而Xtreme型號的1070顯示卡長度逼近30cm,而G1 Gaming雖然也是三風扇,但長度仍然在我機殼能負擔的長度,所以才選擇了這款1070,才不是因為我沒錢惹咧~~~

G1 Gaming雖然只是中階款,但是該有的其實沒有少太多,一樣有強化背板,也依樣有RGB燈效,只是發光範圍跟炫目程度不像Xtreme款這麼Z害

包裝上一樣採用技嘉的眼睛圖示,也註明了可升級為5年保固,不讓EVGA專美於前,各家保固都升級惹


包裝上也註明了這款顯示卡的特色:技嘉自家的WindForce散熱技術,以及RGB燈效與預先超頻設置,中階款G1 Gaming雖然與低階一樣採用WindForce散熱方案,但是多了RGB燈效、風扇為三風扇、預設頻率較高等特色以作為產品區隔


背面關於RGB燈效的說明,與Xtreme版本相比,燈效其實只有卡側邊的"LOGO處"與後面的"風扇停轉標示"兩個地方會發光而已,Xtreme版本除了會發光的LOGO又大又狂之外,還多了風扇筐會發光,整體來說是比較酷炫


Windforce散熱系統說明,最讓人詬病的應該是散熱片上只有兩條熱導管吧...不管實際上效能差多少,但是給人的感覺的確較差


對比之前我買的EVGA最低階款GTX1070,技嘉的附加產品少的可以,至少來個電源轉接線啊...


顯示卡正面,採用黑色+橘色及三風扇設計,卡的長度維持在28cm


特殊造型的葉片,不過關於風扇葉片形狀的設計,各廠其實都有自己的一套說法,不管你信不信,總之我是不太相信啦XD


G1 Gaming採用3個8cm風扇輔助散熱,高階Xtreme則是採用3個10cm風扇,還有獨特的"正逆轉氣流導向設計",我是認為如果機殼允許的情況下,加一些些錢買高階Xtreme是比較好,3個8cm風扇轉起來其實有點吵,說不定安靜程度還輸低階款的winforce系列(採用2個9cm風扇)


側邊技嘉LOGO及風扇停轉標示,這兩個地方都具備RGB燈效,在這個什麼電腦產品都要會發光的時代,RGB燈效只是基本配置啊...不知道EVGA在省什麼的,只在最高階款設置RGB燈效功能,可惡


這款顯示卡有強化背板,能增加30%的導熱效果、40%的防彎功能與100%的視覺爽度(我亂說的)


輸出介面採用公版配置,包括DVI*1、HDMI*1、DP*3,不過跟工鈑不一樣的是DP位置擠在一起,HDMI反而被擠到旁邊去了(很無聊才在注意這個)


上機,長度28cm多一公分就可能會頂到前面板,還好機殼還吃得下,沒有頂到肺


可以看到顯示卡微微的亮光,GIGA顯示卡的LOGO略偏中間,會被機殼的側板擋住一半


順便用一下技嘉自身的顯示卡軟體,直接以圖示顯示目前已安裝的配備


G1 Gaming的預設頻率比公版略高,預設的Gaming模式是base 1595/boost 1785,超頻模式則頻率還更高一些


進階超頻頁面可用較簡單的選擇模式方式超頻,或是用較複雜的微調方式超頻


風扇調整頁面也是分成懶人調整與積極人調整方式


LED燈效則跟NV自家調整介面差不多,


結論

什麼!!沒有測試就到結論了!!話說好久沒有追著新卡跑,以前ATI 6850剛初時還第一時間買進,後來的新卡包括970、1070都是上市一段時間後才購入,相關測試其實都測得差不多了,跑分什麼的各媒體都測過,各廠表現其實也差不多,都是看預設頻率決定,所以我就省略啦XD

對比我之前的EVGA GTX1070 REF版本,GIGA是2熱導管散熱片+8cm風扇*3,EVGA是4熱導管散熱片+9cm風扇*2,散熱效能來說我認為沒啥差別,但我也沒盯著溫度表就是...可是明顯的是高負載下,GIGA的8cm風扇*3噪音還是較大(皆為預設模式),差異是還滿明顯的,但也還不到吵人的地步,還在能接受的範圍內,如果電腦機殼是放在桌面下,應該也是較難聽到聲音啦

最後被我處理掉的原因就是,舊的EVGA 1070賣不掉啊XD折價到1萬出頭都沒人收,想換個新卡都困難重重,後來只好兩張1070擺著一起賣,最後是GIGA先被人選走,我又再度回歸EVGA的懷抱,還好掐指一算這次算是0損失...沒虧到錢XD

2016/12/21

PS4 貼紙等周邊

一買了主機就會想買周邊,一旦開買就回不去惹...

好幾年沒玩電視遊樂器,也沒想到一買就是大噴錢,老實說有點後悔QQ

算惹,還是要擦乾眼淚繼續前進

2016/12/7

時隔多年,終於再度投入遊戲機 - PS4 Pro 1TB 隨意開開

上一款遊戲機是PS2了,記得是研究所時買的,結果都被我拿來看DVD而已

沉迷遊戲機的年代應該是SFC跟PS時代吧....

還記得老媽說很後悔小時候讓我打電動QQ


總之這次為了FFXV再度買了遊戲機,不然之前一直用電腦在玩遊戲,也覺得電腦玩遊戲體驗很好,對我來說遊戲用鍵盤+滑鼠還是比用手把順暢啊

身為PS4的進階版本,PS4 Pro於今年11/10推出,甫上市就缺貨,還記得11/10那天我還在想要不要多999加購一支舊款手把,考慮個1分鐘就缺貨了,然後就是全台灣各種搶不到,不綁遊戲買不到,綁的遊戲又可能不是什麼大作,但最後我還是臣服了...為了FFXV還是去買了綁片機,而且綁的還是超貴糞片

但老實說多花什麼錢都是假的,缺貨買不到是真的,缺貨時能買到且看到這外盒的感動,也才是真的XDD


被友人嫌三明治造型很醜的PS4 Pro,不知道台灣在缺貨什麼鬼的...真正的一機難求,要多花錢買真的是心裡幹意無限


打開外盒先看到的是說明書,根據我小時候打了多年電動的經驗,這說明書根本是多餘的(推眼鏡)


再拆開又看到用牛皮色硬紙板保護的主機本體跟配件


配件包,用紙板凹折隨意保護,雖不是很有誠意但是也足夠啦


配件有電源線、新款DS4手把*1個、HDMI線(據說是2.0規格)、耳塞式耳機麥克風跟手把用的Micro USB充電線,不過這裡面只有手把跟電源線會用到,其他就先原封不動地收起來


接著是本次的主角PS4 Pro啦,相較舊款PS4提升了硬體規格,多支援了4K跟HDR,拿在手上覺得滿有份量,相比舊款PS4推出的SLIM版,這台Pro還真是不輕盈啊(其實我也不知道SLIM版多輕啦)


三層的三明治外觀,正面有個亮閃閃的PS標誌


正面右邊是PS4標誌跟USB孔位置,下方還一個光碟退片按鈕


左邊則是SONY標誌、電源開關按鈕跟吸入式光碟機位置所在


PS4 Pro整體外觀都採用霧面磨砂材質,只有LOGO位置是亮閃閃的反光材質


背面則採用手把上的按鈕圖案來墊高機器,避免機器表面直接接觸桌面,也能稍微增加散熱效果


背面的I/O端子包括網路線孔、USB埠*1、光纖音效輸出端子、AUX音效輸出端子、HDMI輸出端子及常見的梯形2孔電源孔

旁邊用膠帶貼住的地方就是硬碟安裝位置


膠帶撕開,上面那片塑膠擋片從右方有個小突起,扣住就能撥下來,不是很困難,塑膠擋片拿掉後才能對這顆鎖硬碟的螺絲動刀


拆裝PS4的硬碟不影響保固,雖然聽說PS4 Pro的硬碟介面是轉接的SATA3,即使換裝SSD仍然無法像電腦一樣"很有感覺",但多少是有進步,有閒錢的還是可以考慮換一下


預裝的硬碟規格:日立HGST的2.5吋5K1000硬碟,規格為5400轉,1TB容量,SATA3.0傳輸介面,不是很高級...但因為買這台Pro已經頗太多錢,不想再多花錢換裝SSD,等以後SSD更便宜了再考慮更換


接著是一起入手(還有強制綁定販售)的配件,首先是副廠SMOS的PRO用直立架


半透明黑色塑膠材質,跟原廠直立架有87%相似,但是售價只要一半左右....不過我覺得也只是堪用的等級,塑膠部分有點薄弱,感覺容易斷裂,另外支架重量也略輕,不算很穩固


支架整體只比PS4 Pro略大,且底部僅靠一顆螺絲固定,這樣的固定方式我看起來都覺得有點抖抖的...


好咧,直立後的PS4相對節省一些空間,還可能對散熱更有幫助些,因為我觀察了一下,散熱孔於直立後是朝向上方,理應是有更好的散熱效果



從正上方看過去,除了隱藏了一些支援的影音規格功能標誌外,還可看到一整排隱藏的散熱孔


接著是被逼著一起買的配件,果凍套跟副廠充電座


副廠充電座的安裝效果...整個手把必須倒栽蔥XD將手把裝上充電座也不是很好裝,這個垃___還敢綁一起賣!?


接下來,沒惹啦,準備開工了就不說廢話啦@Q@



結論

PS4 Pro 好貴貴

2016/12/5

喬思伯 日食 LED 12cm風扇 2代

大概是嫌不夠高調吧,趁著1111稍微特價時入手了這款電腦用風扇

喬思伯 日食 LED 12cm風扇 2代-紅光pwm版本

價錢比之前的1代貴上許多,但炫目效果的確也提升了不少

一次買了兩顆pwm版本,型號是FR-101,目前總共有4種顏色可選,記得也有有RGB款,但好像比較少看到店家在賣,價錢特價大概是69-79人民幣,還看到一顆99人民幣的價格,比起舊款40左右的價格還真的貴上不少,RGB款3顆一套的日食2代風扇有在淘寶看到,但好像只有一家以299人民幣在賣@Q@


跟舊款1代日食比較,看起來是更精緻了一點...


扇葉表現方式也有所不同,新款改用電鍍銀色,且扇葉不再採用11葉片的海藻扇


周圍一樣有一圈減震墊圈,且應該是有配合風扇LED的顏色以做區別


扇葉周圍是一整圈半透明導光條,這導光條會跟著扇葉旋轉,風扇上另外鑲著18顆LED,在導光條背後、風扇框體周圍,從導光條及燈光位置就可以想見這款風扇正面進風處跟背面出風處的燈光效果會有落差,也是個正面美觀背面還好的風扇


先通電試試,因為用電鍍扇葉會反光的關係,整體來看軸心很像一個黑洞將紅光吸入其中,至於左邊的白光是反射我室內天花板的燈光造成的


從正面看效果比較好,有點像渦輪引擎,我認為這已經不再像"日食"效果了,老實說這風扇應該改個宣傳稿啊!!


這風扇給我的感覺就是TT Riing風扇(周圍光圈)跟保銳夜店扇(中間吸入效果)的合體


框體四周都有這樣的開口,不知道是增加燈光效果還是降低風阻風切之類的,效果不明XD


接著上機,我覺得扇葉不是紅色的有點可惜啊


先複習一下舊款日食的上機效果吧,透明側板我有加貼半透黑的膜,所以燈光會稍微暗一點


裝上2代日食扇,燈光亮度比原本的舊款日食高,呈現出來的效果其實已經是完全不同的感覺了,這比較像是黑洞或渦輪吸入的感覺,相比之下我覺得好像有點太高調啦!!


不過可能是兩個風扇擺在一起的關係,燈光會互相影響,所以後抽風扇有光被吸入的效果,而CPU風扇則有光被抽出的效果,直接看下面的影片應該就能比較出差異




結論
這款喬思伯發光風扇,淘寶上店家幾乎都稱為日食2代,但我認為這燈效跟原本的日食風扇已經是很不同的感覺,說是2代也實在是有點怪

最大的缺點就是目前價格高,單個69-99人民幣都有,RGB版3顆裝的更是要價299人民幣,而日食1代大概40人民幣以內能買到(同樣PWM版本),價差最高可到一倍,如果喜歡原本效果的我覺得就繼續用原本的吧...實在沒有特地升級的必要...

不過兩個風扇放在一起,光線交互影響的吸入效果真心覺得不錯啊...常常以為自己在看星際效應的黑洞,真是療癒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