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散熱廠商ARCTIC去年中才招回、停產MX-5散熱膏,很快又推出版號+1的MX-6散熱膏。
身為前ARCTIC腦粉的我,雖然不是第一時間但也終於在20g的MX-5用完後跟進入手!
也順便入手信仰之眼推出的散熱膏RG-07,本次就一起來開箱吧~
不免俗地先介紹一下,ARCTIC的散熱膏產品一直是市場長青樹,一般人可能會認為MX-2、MX-4到MX-6是從低階排到高階,雖然效能差距的確是按型號低到高排列,但其實三者是按推出年份排的。
應該是2021年底吧...ARCTIC推出了散熱膏新品MX-5,但2022年中旬左右因為耐用度、油/膏分離問題全數招回停產,MX系列單數型號的散熱膏似乎都十分短命啊!
在2022年底推出了後繼MX-6產品,產品型號回歸雙數(難道是計算好的?)到目前為止沒聽到什麼災情,目前台灣還是由樂維代理,但4G容量公司貨僅有散熱膏+清潔棉片組合包可選。
ROG RG-07應該是2023年底推出的華碩首款散熱膏產品,目前共有單散熱膏及散熱膏+塗抹片組合包兩種販售方式。
首先是MX-6組合包,台灣官方售價$430,美亞售價是15美金(但現在特價9美金),以原價算與台灣價差不大。但美亞有單散熱膏4G裝8美金、8G裝11美金的選項,台灣代理最大容量就只有4G組合包,個人是希望樂維能多引進其他容量。
組合包內含4G散熱膏一管+清潔棉片6包,本來美亞有單賣AC清潔棉片,但不明原因已下架,個人推測是因為評價不是很好,這後面再提。
包裝風格相同但配色略有差異,不過與之前MX-5的藍色膏體不同,MX-6回歸為淺灰色膏體。
接下來是華碩的ROG RG-07散熱膏組,包裝呈現方式十分尊貴,沒有愧對信仰。
套組除了散熱膏外多了4片敗家之眼塗抹片、2張清潔濕巾、一個刮刀。
刮刀尺寸不小,刻有ROG字樣,前方還有斜角設計方便塗抹。
最重要的應該是這4個信仰之眼塗抹片,搭配中間鏤空的部分可在CPU上將散熱膏塗抹成敗家之眼的形狀。
其中兩個塗抹片為小敗家之眼+ROG字樣,另外兩片為單純敗家之眼但尺寸略大一些,雖然有分AMD及INTEL兩種標示,但實際上兩款無太大差異。
除了散熱膏還會加上各家清潔濕巾的使用心得,這次湊齊AC、利民、貓頭鷹及ROG四款清潔濕巾。利民清潔布個人已忘記是買啥給的,因為當初在淘寶一次買了利民的M.2散熱片、散熱膏跟風扇,但猜測濕巾應該是散熱膏附的。
本篇要測試的散熱膏....怎麼又一堆?但其中貓頭鷹NT-H2以前測過了,這次就只有露個面。
先了解一下信仰之眼塗抹片吧,塗抹片正反面都有硬塑膠膜保護,塗抹片正面為光滑材質,背面則稍微有些黏性(或是說容易吸附靜電?)使用方式不難,敗家之眼對準CPU中心即可,但塗抹過程記得將塗抹片壓緊。
然後...各位以為中間擠一米粒的散熱膏就夠了嗎?太天真了!
除非是很水狀的散熱膏,不然每個開孔都要擠一點,這樣塗抹後才能得到完整的敗家之眼。
塗塗抹抹時間...
登登!獲得一個膏體不均勻且略醜的敗家之眼,很考驗技術跟耐心啊!
也順便獲得一個「我感覺我髒了」的使用後塗抹片,需要額外花時間清潔。
另一款塗抹片,搭配比較水潤的MX-6散熱膏,這次學聰明了直接每個洞都先擠一點,怎感覺用量比平常還多?
嗯...MX-6偏水狀所以反而覺得黏糊糊的...還是失敗!
塗抹片有些太搞剛了,需要用的散熱膏量比平常多不說,塗抹完還要多清潔塗抹片這個步驟...於是後面就回到正常塗抹散熱膏方式。
利民的TF8 EX特色就是...很藍。個人不太能理解為何要再推出個TF8 EX,因為就各規格看跟TF8幾乎一樣。之前測試散熱膏時有看到觀眾回饋說TF8耐用性較差,難道是這個原因?
雖然沒放一起比較,但個人體感黏著/水潤度TF8 EX跟TF8差不多,算是偏黏一些的散熱膏。
題外話,本次只做簡單測試,但TF8 EX是個人唯一測試兩次且兩次成績落差達3~4度的散熱膏,主要是因為個人總覺得TF8 EX好像塗抹的量不太夠,測試完拆除後CPU鐵蓋跟散熱器銅底上的散熱膏殘量總覺得不對...個人也說不上來,但總之最後是保留測試比較好的成績。(比較差的成績大概就跟MX-4結果差不多)
ROG RG-07則為淡灰白色外觀,比較偏水狀,屬於好塗抹的類型。
散熱膏測試前先看清潔濕巾的測試吧!
AC隨MX-6推出的清潔濕巾MX Cleaner,如前所述在美亞有單獨販售,但幾次看都是缺貨...然後個人看了美亞幾篇評論,最主要被提及的缺點就是:臭!
AC款為邊長11.5cm左右的正方形,厚度偏薄。帶有一些...類似茅草精油的味道?不算很難聞但人工味滿重的,為濕度適中且不會沾濕手的程度。
不過....這味道暨強烈又持久,丟到垃圾桶後經過一整個下午,晚上時還能聞到味道,果然美亞的評論不會騙人(?)
一張擦去CPU加上散熱器上散熱膏的量差不多剛好,好擦程度個人給7.5分。
利民的清潔布在淘寶上似乎沒看到單獨販售,為本次測試中包裝最大且最為厚實的濕巾。
大小約為9.5x13cm,厚度跟濕度都算適中,濕巾上的味道比AC款好一些,淡淡的人工清潔劑味,但靠近久聞會覺得些許刺鼻。
大概用2/3的面積就能將CPU+銅底的散熱膏擦去,好擦程度個人給6分,主因是同個地方要多擦幾次才能將散熱膏清除乾淨。
ROG附的清潔濕巾,除了屬於ROG外看不出與一般酒精棉片有什麼區別。
拆開看後驚覺...這就是酒精棉片啊?大小僅6x6cm左右,而且個人手上這張...已經乾掉了,完全沒液體附著所以不知道用了什麼成分。
好擦程度個人給0分,用都不能用直接丟垃圾桶。
最後是貓頭鷹的清潔濕巾,型號為NA-CW1,有單獨在販售,稍微查了一下價格為20片$265,大約一片$13台幣。
這裡就不賣關子了,雖然沒有標示成份但聞起來應該是酒精,頂多再加一些添加劑,所以一片$13可說是滿滿的信仰價。這款最大的優點大概是台灣製造的吧...
形狀為長方形,略有厚度,尺寸為本次4款中最大的15x11cm,整體相當濕潤,相比其他款勉強可以說是用料十足(吧?)
好擦程度個人給8.5分,但用起來跟一般酒精濕巾有87%像。可能因為尺寸大且較濕潤,只需使用不到一半就能將CPU及散熱器上的散熱膏清除,剩餘的部分還能拿來擦手,So sweet!
最後終於是散熱膏測試啦。
因為個人對於測散熱膏稍微這件事有些陽O,所以每款散熱膏都只測試了一次,單跑FPU10分鐘後記錄Package及各核心的平均溫度,所以還是得先說明免責條款:「本次測試只代表各散熱膏在本人設備下該次的測溫結果,無法完整代表各散熱膏的導熱能力。」
本次以Z690主機板+13900K ES版,鎖定全P核心5.2G @ 1.33V,散熱器則使用360mm水冷+P28風扇@2600轉,於裸機平台上測試,測試結果如下圖,不意外地高階散熱膏差距基本可歸屬於誤差範圍。
簡單說一下測試結論,MX-6與TF8 EX(應該可視為TF8)及ROG RG-07在本次散熱測試中Package溫度無差距,只有各核心溫度有些微差距,但平均後差距被抹平,可視為同一梯隊。
心得
就散熱膏來說,以前AC MX-4及MX-5還只能走CP值路線,MX-6算是終於進入第一梯隊,不過個人覺得這結果不算意外,畢竟其他廠都領先都這麼多年了,AC晚推出的旗艦產品,如果還進不了第一梯隊是有些說不過去了。
但個人還是覺得可惜的是台灣代理只引進與清潔濕巾同捆包的MX-6,因為個人接下來就要批這清潔濕巾了。
就本次個人測的這4款清潔濕巾,個人結論都是不如直接用酒巾濕巾,能省很多成本,味道也比較不傷身體。而AC的清潔濕巾味道是真的重,強烈還加上持久...個人真心不建議使用!
最後是ROG RG-07,個人測試散熱膏有第一梯隊的表現,官方售價是單3g裝散熱膏$329,3g裝散熱膏+塗抹片配件$689。單散熱膏部分換算每容量單價跟利民TF8差不多,實測散熱表現也差不多,可視為同級替代款,能接受利民TF8價位的就可以考慮華碩這款。
至於塗抹片配件...能在CPU鐵蓋上弄出敗家之眼是很帥啦,但需要多花時間清潔,一次兩次覺得很開心,次數多了就反而覺得是不是智商在受到考驗。
總之實不實用是一回事,至少讓ROG信徒們多了一個花錢的理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