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7/28

電競魚缸!?HYTE Y40全景機殼

終於入手了無A柱的全景機殼!

來自知名魚缸製造廠(?) HYTE的Y40!!

HYTE廠推出Y60機殼後可說是聲名大噪,創新的轉角櫥窗展示方式被眾多使用者喜愛及推崇,於2023年CES展再推出精簡版Y40,雖然個人覺得不若老大哥Y60這麼有創意及讓人驚艷,但增加了PCI-E槽的數量,讓支援高階顯示卡成為可能也是一大賣點。

而如今HYTE的機殼終於正式被代理進台灣,價格幾乎是直接以匯率換算,不用再買貴貴的水貨及承擔運送風險啦!個人也在第一時間入手了這咖機殼,搶先體驗「電競魚缸全景機殼」的魅力。

外盒採用牛皮紙色,額外以貼紙讓買家知道內部包裝的配色。看多了白色跟黑色機殼,這次換個口味選了個紅黑配色!


HYTE稱Y40為 S-Tier 的美學機殼,看得出是寄予厚望。


外盒背面則是機殼各部件拆解圖。


換個地方繼續。Y40採用無A柱設計雙面玻璃,故在兩片玻璃側板中間以硬紙板作保護,內部則還有泡棉保護PCI-E 4.0延長線。


另一面為金屬側板,側板採用亮光烤漆,且設有L型的大面積開孔。


打開側板後...我要收回上一段話。外觀是L型開孔,但從側板內部可發現實際通風位置為前半部上方。側板內部設計十分有特色,在CPU位置以自家LOGO的H字樣為中心放射出線條,側板通風開孔也依放射狀線條而有不同大小。


尼龍濾網固定至側板上,無法拆卸。


接著各角度了解一下Y40,IO設置於機殼前方底部,設有兩個USB A孔及1個TYPE-C孔,開關則只設有開/關機鍵,無重開機按鈕。

對於Y40這種非放在桌面展示不可的機殼來說,IO位置可說是「適得其所」啊。


後方一覽,與老大哥Y60側置電源的架構有所不同,Y40改為常見的下置電源架構。


後排風為12cm風扇規格,開孔一樣是放射狀線條設計。


HYTE兩款機殼的主要特色之一是強制(X)安排(O)使用者將顯示卡延長使用,為避免機殼過寬,原本的PCI-E槽改為Low Profile半槽規格,直立顯示卡區則設計4槽的空間,增加40系列肥厚顯示卡的相容性,理論上散熱性能也會提升。


接著是頂蓋,一樣是(微)L型大面積開孔,以碰珠卡扣方式固定。


內部一樣設有尼龍濾網,但也一樣不能拆卸


Y40上方支援280或360冷排,側邊有一個由LOGO及線條組成的區域,不過僅為裝飾無其他用途。


底部設有兩片可拆除的濾網,開孔方向不同,這也是個微妙的設計,因為前方底部進氣風扇的濾網從右側拆卸,對於一般將機殼放在右手邊的使用習慣來說並不是這麼方便。


左右側板及上蓋都採用側開設計,以碰珠卡榫固定。後方有方便施力的設計,底部也有防掉落的卡榫。


電源艙側邊一整排開孔應該是為了給直立顯示卡補充冷空氣而設,也有為顯示卡電源線及主機板IO線設置開孔。




標配的PCIE 4.0延長線,且依機殼顏色配有同色保護外殼,上方還有HYTE字樣。光這個延長線就佔了售價的1/3以上吧。


延長線安裝的位置固定,無調整空間。


機殼背部則可見側邊有兩個12cm/14cm進氣風扇位置,主機板背面位置則設有硬碟托盤。


作為支撐機殼結構主力的前玻璃面板無法簡單拆卸,總共需要拆除6顆螺絲才能拆下。首先是右側上下各有一顆。(這裡只標了其中一顆)


左側下方狹窄處有兩顆螺絲。


與上蓋連接處內側還有兩顆。


6顆螺絲全拆除後就能將前方玻璃面板拆下,但拆下後機殼上蓋失去支撐無法穩固,安裝零組件時請小心。


Y40配有兩顆3P定速12cm機殼風扇,底部進氣跟後方排風各1。但對於Y40需要的散熱性能來說,這兩顆風扇並不足夠,個人強烈建議額外加裝風扇。



對於Y40來說硬碟擴充性可能不是主要訴求,預設只有一個硬碟托盤,最多能安裝2個2.5" SSD或1個3.5" HDD。


配件則有音源分接線、裝機螺絲及束帶等。


接著裝機...漫長的施工過程就跳過吧!本次裝機使用個人主力配備,i9-13900K搭配九州AK620散熱器、ROG RTX4070Ti顯示卡等。


進氣風扇採用兩顆貓頭鷹NF-A14 黑色版14cm風扇搭配紅色防震墊。


Y40能同時容納12cm塔散及15公分高的直立顯示卡,但須要注意安裝順序必須為主機板→顯示卡→塔散,先裝散熱器的話顯示卡會被卡住無法安裝。

此時塔散非常貼近顯示卡,目測距離不到1公分,因此在安裝風扇鋼絲扣具時遇到夾縫無法求生的困難,最後動用工具才終於在狹小的縫隙中將風扇掛上。


顯示卡電源側用上EZDIY Fab的180度12VHPWR轉接頭,能增加美觀及便於走線。

但轉接有可能提高燒毀風險,請自行評估是否使用。


ROG RTX4070Ti厚度為3.15槽(6.3cm),目測還留有1槽以上的進氣空間,等等蓋上玻璃側板後再來測量實際留剩的空間大小。


本次裝機散熱配置為側邊2顆A14風扇進氣、上方1顆A12x25風扇排氣。


裝完機後背面電線狀況....還算可以(吧?)Y40的整線深度算足夠,但因為沒有配置魔鬼氈束帶,使用者得自行使用束帶固定。


即便用上訂製線,底部風扇安裝位置還是被線材佔據不少空間,擠一擠應該能塞下12cm風扇,但又怕電線與扇葉打架於是放棄。


最後實測一下蓋上玻璃側板後顯示卡與測板的距離。Y40增加了1個PCI-E槽的寬度,實際安裝3.15槽(6.3cm)厚的ROG RTX4070Ti顯示卡,距離玻璃側板還有至少4cm的距離。

(註:作為數據比較,ROG RTX4090厚度為3.5槽(7cm),裝上後則剩餘3.3cm的空間。)


至此完成所有零組件的安裝,電競魚缸逐漸成形。


接著裝上前面板、撕下膠膜,開機!


裝上側邊玻璃面板...Y40紅黑色板配的是深色玻璃側板,且因為個人使用無光害的配備...所以看起來一片黑,還請多見諒。


電源指示燈則是白色,可惜沒有與機殼顏色互相搭配。


最後簡單做個散熱測試,與之前使用的機殼:FD的North做比較。North散熱性能雖然不如自家Torrent強勢,但表現也還算是前段班。


散熱配置盡量相同,一樣的CPU、顯示卡及散熱器,FD North測試時使用3顆聯力P28進氣,且轉速限制在2100左右,(HYTE測試時進氣風扇為2顆NF-A14全速約1500轉),排風扇則兩者一樣使用1顆貓頭鷹A12X25。


此外也限制測試時的CPU功耗,畢竟只使用塔散壓制發熱怪獸i9-13900K。

將CPU電壓設置為offset 0.1V、PL2鎖定210W,E-core鎖定4Ghz,使用TF8散熱膏,測試時室溫皆為27度左右。

雙烤測試時,AIDA64只勾選CPU+FPU而非發熱最高的單FPU,顯示卡則設為靜音模式。以下分別是North跟Y40機殼CPU+GPU雙烤時的溫度。



圖片太小沒關係,這裡做了圖表總結。

CPU溫度:Y40比North高約6~7度,可能是僅使用塔散及顯示卡熱風直灌塔散的關係,如果改用360水冷散熱應該能同時改善CPU及GPU溫度。

GPU溫度:Y40(直立)皆比North(橫向)溫度高,核心高4度、記憶體高2度、熱點高4.7度。雖然溫度變高了但其實都還在能合理範圍內。



心得

HYTE作為電競魚缸(X)全景展示(O)機殼的先驅者,Y40的設計及呈現效果讓人覺得驚豔。而這次台灣代理價格幾乎貼近源廠售價也是一個十分吸引人的地方。

關於散熱效能部分,個人是覺得以展示零組件為主要訴求的機殼,散熱比較差應該是難以避免的宿命。或許Y40使用360水冷能獲得更好的CPU及GPU散熱效果,但可惜本次沒這麼多時間慢慢測試、驗證,總之個人測得的散熱數據擺在上面,有需要的請斟酌參考。

Y40當然還有許多細節值得打磨,例如整線區設置魔鬼氈束帶、側板及濾網改成可拆等等,但相較於這些小地方,個人覺得比較需要改進的是預裝風扇不足的問題。

題外話,最近華碩即將推出福音戰士-明日香系列聯名產品,個人覺得跟紅黑版的Y40根本完美搭配,明日香色的主機板、明日香色的水冷及明日香色的顯示卡,搭配紅色Y40機殼,啊~真是太香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