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星近期針對AMD AM5處理器可說是持續發力,新款主機板持續亮相ing!
本篇即開箱其中新款純銀白背插主機板:X870E Tomahawk Max Wifi PZ。
個人不專業觀察近期兩家的處理器狀況,大致能說是一家歡樂一家愁(?),受惠於AMD 9000系列處理器優良的表現,今年度AM5主機板持續發熱,新產品持續推出,而相比AMD的穩定步調,intel看起來就只能以調降售價接招,企圖力挽狂瀾,上一次intel被AMD逼降價...還是在上一次的時候。
不過AMD繼續真香對使用者來說仍是好事,一來不須擔心遊戲性能,二來AMD陣營一張好的主機板能用好幾代不用換。
欸嘿~說到好的主機板,微星於近期即推出頗受使用者喜愛的Tomahawk系列主機板新產品,純銀白色外觀、搭載X870E雙晶片、背插設計的X870E Tomahawk Max Wifi PZ。好主機板,不買嗎?
PS.個人觀點,微星這次來勢洶洶,左打G牌「你有純白沒背插,我就有純白加背插」,右打A牌「你有背插沒純白,我就有背插加純白」,一次開啟兩個戰場,凶狠!
X870E Tomahawk Max Wifi PZ隸屬於MAG系列,主打穩定性和耐用性,與同門師兄X870E Tomahawk的差異除了顯而易見的銀白色外觀及背插設計外,也增加了如64M BIOS、OC Engine等功能。
純銀白色的主機板,微星終於是想通了啊!
先從配件開始,紙本文件有貼紙、Shout Out活動說明卡及簡易說明,也提供常用程式安裝隨身碟。
其餘配件包括WIFI天線、SATA傳輸線、前IOI面板模組線及自家EZ Conn分接線等。
主機板本體已全數改用白色插槽、扣具(正面部分),再加上採用背插設計,原本正面接線位置接提供裝飾裝甲,整體外觀更簡潔。贏麻了,真的贏麻了!
同時X870E Tomahawk Max Wifi PZ也是微星背插主機板系列第一款
微星背插主機板、機殼、顯示卡等皆屬於Project Zero系列,型號上也加入首字母「PZ」字樣作為醒目辨識方式。
配置維持與X870E Tomahawk相同,加大供電散熱片配7 W/mK導熱墊、14+2+1相供電、4槽DDR5記憶體,最高支援8400+ MT/s (1DPC 1R)。
右側24P供電接頭位置以顏色金屬裝甲遮蓋,上方留有除錯燈的開孔。
檔板已預先安裝,後IO提供9個USB TYPE-A及3個TYPE-C接頭,其中兩個橘色標示的TYPE-C支援40Gbps速度,另一個TYPE-C則支援10Gbps速度。
網路部分提供5G有線及Wifi7無線,有線使用Realtek晶片,無線則使用MediaTek晶片。
此外要注意的是兩個40G TYPE-C接頭與第二槽M.2共用頻寬,同時使用第二槽M.2頻寬上限會自5.0 X4降低至5.0 X2。
後IO最上方還設有兩個EZ按鈕,左側按鈕用於免安裝CPU、記憶體即可更新BIOS的Flash BIOS功能、右側按鈕則可恢復BIOS預設狀態。
插槽配置與X870 Tomahawk無異,第一槽M.2 SSD配有 Shield Frozr II 散熱片及EZ M.2 CKIP II 快拆功能,第一槽PCI-E則有快速移除按鈕。
主機板共設置3個16X插槽,但插槽只是外觀,還要依內部配置電路範圍及主機板通道分配說明以確定實際速度。
第一槽(紅色)為由CPU提供的5.0 x16插槽,不過速度仍依使用的CPU而有不同,9000/7000系列是5.0 x16,8700/8600/8400系列CPU則僅有4.0 x8速度,8500/8300系列CPU就更低僅有4.0 x4。
第二槽及第三槽(橘色)由X870晶片組提供,容易被顯示卡擋住的第二槽頻寬配置為3.0 x1,最底部第三槽則為4.0 x4。
M.2 SSD最多能安裝4條,摘要說明如下:
1、M.2_1 (紅色) 由CPU提供通道,最高支援5.0 x4。但一樣受到使用的CPU限制而有5.0 x4或是4.0 x4的差別。
2、M.2_2 (紅色) 一樣由CPU提供通道,最高支援5.0 x4。速度及能否使用也一樣受CPU、後方40G USB是否有設備影響,建議先確認好官方規格表。
3+4、M.2_3及M.2_4 (橘色)由晶片組提供,最高支援4.0 x4速度,沒有與其他插槽共用頻寬問題,可以爽爽使用。
背插版Tomahawk Max PZ就如同師兄X870E Tomahawk,M.2數量及頻寬是個人研究過的幾張X870E主機板中,私心覺得還算合理好用的配置。
背插設計將主機板主要接頭都移到主機板背面,也可能因為正面看不到,所以接頭插槽維持黑色。
下文將簡單將背面插槽分為三區進行介紹。
上方主要配置2個CPU 8P供電及4個風扇插槽,其中淺灰色風扇4P插槽會自動偵測連接水泵或是風扇。
中間設有微星專用EZ Conn接頭、4個SATA插槽,前置20Gbps TYPE-C也支援最高27W PD充電。
下方則有第2個5Gbps 前置IO插槽、4個PWM風扇插槽,底部8P PCI-E接頭則可作為PCI-E插槽補充電源,在使用多個或高耗電PCI-E設備時能提高系統穩定性。
接著搭配R7 9800X3D處理器進行裝機:
處理器:
散熱器:幾何未來 Pro 36W
主機板:微星 X870E Tomahawk Max Wifi PZ
記憶體:十銓 創作者 DDR5 6000 16G*2
顯示卡:技嘉 RTX4070S
SSD:Patriot P300 Gen3 512G
電源:海韻 Focus+ ATX3 750W
機殼:酷碼 Elite 681
也簡單以背插機殼進行展示,更多照片可至機殼開箱文查看。
X870E Tomahawk Max Wifi PZ也相容目前市場上的背插顯示卡,包括華碩「新款」BTF及技嘉STEALTH等。
BIOS部分增加戰未來的64M BIOS,圖形化BIOS界面顏色及版面配置維持黑色及綠色為主要顏色,簡易模式下即提供許多方便一選的超頻功能、記憶體頻率設定及X3D 遊戲模式開關等。
除錯燈可設定為關閉、顯示代碼或特定位置溫度。
簡易超頻功能、EXPO設定可透過上方圖示一鍵開啟,圖示則會以高亮方式顯示開啟狀態。
進階模式下,超頻、PBO相關設定皆位於Overclocking頁面,與簡易模式下相同可直覺化地從BIOS預設模式中切換檔位,或自行調教參數。
記憶體調教是微星的強項,除基本的EXPO外也具備Memory Try It快速設定參數功能。
不過本次測試僅開啟EXPO及設定電壓曲線為負20,以穩定低溫為主要訴求(?)
簡單以R23進行測試,跑分符合9800X3D正常水準,也能完整跑完30分鐘的持續力測試。
於29分50秒時截圖,搭360水冷最高溫81.6度,應該能符合例如本人這種溫度焦慮患者的要求。
心得
微星 X870E Tomahawk Max Wifi PZ以自家頗受歡迎的主流 X870E Tomahawk Wifi進行「改裝」,加入受歡迎的全白外觀及背插功能,強上加強為自身戰力奠定不錯的基礎,再加上相容新款BTF、STEALTH等背插顯示卡,得以組成完整背插藏線方案,想必能更受使用者青睞。
比較可惜的是雖然X870E Tomahawk Max Wifi PZ定位為MAG系列,在X870E主機板中屬較為平實的價位,但畢竟採用X870E雙晶片配置,相對B850 X870主機板仍相對高價。但個人相信X870E Tomahawk Max Wifi PZ只是微星純白化的開始,未來可期啊!
個人認為白色主機是背插主機板最得以活躍的舞台,微星這款就是純白加背插的強強組合,在組建白色主機時具備強大的優勢,加上採用高階X870E晶片,與9800X3D搭配面子裡子都有,預算較高的使用者絕對不容錯過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