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開箱BenQ 近期推出,螢幕智能掛燈系列第五款:
ScreenBar Halo 2!!
螢幕智能掛燈的主要功能,個人的理解是在環境光不足時,螢幕掛燈能更精準的補足電腦桌上、螢幕前的光源。至於其他使用建議,因個人非醫學專業,無法給予任何專業見解,故只能建議光線須充足,用眼勿過度。
回到本篇主角身上,其實這已是個人使用第4款BenQ 螢幕掛燈了,除了ScreenBar Pro外都用過...ScreenBar Halo 2(以下簡稱Halo 2)算是ScreenBar Halo的後繼款,型號就簡單多加個2而已。
BenQ螢幕智能掛燈前後共推出5款,但其中ScreenBar Pro及Halo 2的功能、規格比較算是次世代產品,這兩款除了改善夾具外,在照明範圍及亮度都較其他三款有顯著提升。個人分析Pro及Halo 2剛好對應初代ScreenBar及Halo的接班產品,直到再下一個世代產品前應該不會再有其他版本,即Plus版不會有後繼機型。再加上ScreenBar相當保值的「特性」,個人建議如果對BenQ螢幕掛燈有興趣,直上Pro或是Halo 2就是最佳答案。
Halo 2最外層使用牛皮紙色包裝,並在左上角標註BenQ LOGO及Halo 2型號。
拆開後內層還有一層灰色紙盒包裝...
那就再來一次吧!
上方印有BenQ LOGO及產品型號,Slogan是專為螢幕工作區域設計。
說明書採用長條狀硬紙小卡設計,雖然Halo 2操作不複雜,但說明書不是很方便閱讀,建議上官網下載PDF版。
整體零件一覽,從左至右分別是變壓充電器、視訊攝影機支架、Halo 2本體及無線控制器。
從變壓充電器開始介紹,Halo 2可能因為具備前光及後光燈,電源需求為5V 3A=15W,比Pro版的5V 1.7A=8.5W高,也高於一般電腦USB-A埠供電上限,故提供額外充電器。充電器採用單一TYPE-C接頭及A-TYPE兩腳插座,最高可輸出5V 3A。
視訊攝影機支架則是在Halo 2上增加一個視訊攝影機能夾的位置,使用內附雙面膠黏貼。
跳過燈具本體先來看無線遙控器。Halo 2的無線遙控器供電改為內建充電式鋰電池,官方數據單次充電能使用3個月。此外控制器中心多了能顯示燈具當前亮度及色溫的螢幕。
控制區域一樣採用玻璃鏡面及觸控方式調整,各圖示功能簡單標示如下:
控制器採前低後高設計,上方為灰色磨砂鋁合金,下方則為橡膠,充電採TYPE-C介面,輸入電流規格則為5V 1A。
底部設有控制器開關,如果長時間不用掛燈及控制器則建議關閉。如果已經開啟自動調光及入席偵測,開關及調光功能都全自動了,也可以考慮將控制器關閉。
回到Halo 2本體,燈具造型不能說有太大變化,主要差異應該是與Pro版一樣改用新型夾具。線材不可分離,長度約為1.5公尺,TYPE-C接頭。
新型夾具看起來更穩固,據官方介紹能適應更多種螢幕:「可相容螢幕厚度 0.43-6cm,曲率範圍為1000R至1800R之螢幕」。
自動調光及入席偵測感應器則設置在燈具下方,但個人不太理解的是燈條內為何會有兩塊結構下沒有LED燈珠,是反光板的支撐或固定結構嗎?
燈管使用銀灰色鋁合金,邊緣有標註型號。
背面為Halo 2主要特色功能之一的背光照明。Halo 2的後光照明號稱覆蓋範圍大幅提升,相較前代Halo提升432%
借用官網的圖片進行後製及說明,Halo 2採用新的專利三區控光設計,光照覆蓋範圍明顯比上一代的半圓柱體提高好幾個檔次。
接著裝上螢幕,Halo 2比較能明顯感受到的差異除了夾具變大之外,燈管距螢幕的距離也更遠了一些。
一開始裝上時想說奇怪怎麼螢幕頂部有掛燈的反光呢,說好的不反光呢?
後來才發現原來是夾具的角度不對,將掛燈稍微往上抬就能大幅減少反光的問題。
不過個人是從Halo換到Halo 2,對於新款的超大背光模組一開始還有些不習慣,覺得存在感十分強烈。
存在感強烈的原因從官方兩款掛燈的安裝圖能清楚了解,Halo從坐在桌前椅子上的角度看過去只會看到燈具本身,Halo 2則視線會看到背光模組(紅色箭頭為視線方向)。
從兩款掛燈的安裝圖也能明顯看出Halo 2的夾臂長度應該是前代的兩倍有餘,也因此燈管離螢幕更遠,增加的距離除了容納入席及調光感應器外,也能降低螢幕反光的機會。
除非有特殊需求不然個人覺得使用自動調光控燈即可,無線控制器螢幕會顯示前光及後背光亮度,不過前後光的色溫應該是同步調整無法個別設定,說明書沒特別說明,個人也還沒試出如何個別調整前後光的色溫。
入席(也是離席)偵測可設定自動關閉時間,可選3、5、10、15分鐘等4個等待時間,持續沒偵測到人就會關燈。入/離席自動開關優勢是能完全免動手,如果習慣一離開就關閉也可手動按下電源開關,但要注意如果開啟入席偵測後使用手動關閉電源,則接下來30秒不會再啟動入席偵測,只能手動開啟。
Halo 2除了扣具、偵測及後光功能的增加外,燈具本身的照明也有提升,亮度規格與Pro版相同。個人比較初代Halo及Halo 2的亮度,中心亮度自874 lux提升到1000 lux,離開中心後在更廣的範圍也能維持500 lux及300 lux,可參考下方照片(以黃色字體標註初代Halo相較Halo 2較遜色的的照度或範圍)。
實際比較一下燈光關閉/開啟的差異,使用6000k色溫、100%亮度,室內燈光開啟進行前光比較:
後光比較則使用4000k色溫、100%亮度,室內燈光開啟:
接著調整燈管角度,最小角度(最靠近螢幕)及最大角度(最靠近桌緣)的照明範圍差異,照明範圍的差異是明顯可見,而且不管怎麼調整螢幕都不會被照射到(正坐在電腦桌上的視角),不得不說BenQ貴有貴的道理啊!
最後簡單測試一下,室內主燈光關閉,在只有少數光源情況下前後光皆關閉及開啟的差異,設定皆為100%亮度、4000k色溫(年前桌子頗亂請見諒)。
亮度100%的條件下Halo 2能提供1000 lux,已經足夠閱讀使用(但據經濟部政府機關辦公室節能技術手冊資料,讀書寫字最舒適的照度為 1000-2000 Lux,而長時間維持眼睛不疲勞的最低要求應有 500 Lux 以上,個人辦公室內則可約略降低室內照度基準至 300 Lux,再輔以其他燈具達成最舒適閱讀環境。)
故個人建議長時間閱讀還是需要搭配室內燈,如果只是晚上偷看個片、追個劇,則可以適時降低室內亮度,靠螢幕掛燈即可提供夠用的光源。
心得
從2025/1/23實際入手到現在使用約15~16天,個人覺得最好用的功能是新增的入席偵測,在距離感應器約60cm的椅子上坐下,目前為止沒有遇過偵測不到人的情況。其次是自動調光,屬於好用、用過也回不去的功能,但因為上代就有這項功能,就沒覺得特別驚豔;無線遙控器增加螢幕讓操作更直覺,但個人多半使用自動調光所以控制器其實不常用;後光照明範圍增加423%算有感,但相比較下前燈提高照明亮度感受反而更強烈;我的最愛只能記錄一組設定稍嫌可惜,但這功能個人從初代Halo就完全沒用過...也是無感。
個人也推薦過身邊幾個朋友BenQ掛燈,用過的都說回不去了,但沒被勸敗成功的也還是馬照跑舞照跳。只能說螢幕掛燈是一種輔助燈具,優點是不佔桌面位置,缺點是尺寸受限且有可能因設計不良造成螢幕反光,使用或不使用個人都無法發表意見,燈具百百款,喜歡最重要。
如果喜歡BenQ 螢幕掛燈,但煩惱Pro跟Halo 2該怎麼選的話,個人會建議首先確認自己的環境是否需要後背光,因為Halo 2後光要面牆才有顯著效果,沒面牆的話可以省一點選擇ScrfeenBar Pro版,因為Pro版也具備自動調光功能,多數時候不需要動手操作,故沒有配置無線控制器也不影響。
但如果使用環境合適,螢幕也背對牆壁,Halo 2的後光能得到最好的發揮空間,則Halo 2絕對值得這價差!但當然如果被ScreenBar Pro跟Halo 2的價格勸退,只能說不是BenQ螢幕掛燈的客群不必勉強,畢竟貴本來就不是產品的缺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