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9/8

超薄便攜!AUKEY Qi2二合一充電支架 MagFusion L

隨著新一代iPhone支援Qi2無線充電規格,相關產品可說是持續發力,不斷推陳出新。

iPhone規格或許不是最新,但帶動手機周邊配件廠商推陳出新的能力,也只有Apple能稱第一!

從iPhone支援Qi2以來,個人就一直在期待相關充電器及行動電源產品的推出,因為Qi2在iPhone明確支援最高15W無線充電,使用者不用再煩惱無線充電產品在iPhone上到底支援哪種速度,是5W、7.5W還是MFM的15W?

但也大概在iPhone 16系列推出大半年後,Qi2相關產品才讓人覺得「十分豐富、選擇很多」,也由於近期將推出的Google Pixel 10系列導入原生支援Qi2磁吸無線充電,加上馬上iPhone 17代新機即將推出,個人覺得目前正是入手Qi2充電產品的好時機!

本篇開箱的AUKEY Qi2無線充電支架,即為AUKEY MagFusion系列新產品,主打超薄便攜的MagFusion L Qi2 二合一磁吸折疊式旅行無線充電器。


MagFusion L包裝以白色為主,正面是產品彩圖及廠牌名稱、型號等,右上角則有醒目的Qi2圖案。目前只有灰色一種配色,外觀較具商務氣息。



包裝背面為內容物說明及產品規格,簡單擷取官網規格資訊表列如下:
1、折疊後尺寸長72、寬度68、厚度24mm,重量140g
2、電源輸入規格5V3A、9V 3A、12V 2.5A
3、無線電源輸出最高手機15W+耳機5W


包裝左側的有趣設計,用手指按壓此處就能將產品內盒推出。



內容物包括充電器本體、編織外觀雙TYPE-C傳輸線及一個絨布收納袋。絨布收納袋還有內袋讓充電線及充電器可分開裝入。


接著是MagFusion L本體,外觀方正,寬度68mnm、長度因為轉軸關係稍微增加到72mm,摺疊時的厚度為24mm,重量則是140g。外殼材質應該是塑膠加金屬質感烤漆, 轉軸則為較耐用的金屬材質。

無線充電盤上方有電力符號及AUKEY字樣,顏色也與外殼不同為深灰偏黑色。


後方為TYPE-C充電輸入孔,支援PD輸入,最高支援12V 2.5等於30W,不過因為MagFusion L無線輸出能力為15+5W,故使用20W的豆腐頭應該也足夠。


左側為充電指示燈,手機及耳機各有一個獨立充電提示燈號。


MagFusion L支援吸盤真空吸附,讓支架固定更穩妥當,故在右側設置壓力釋放鈕。


但或許是因為整體厚度考量,底部吸盤部分深度較淺,吸附能力無法跟市面上各種大吸盤的支架相比,算是MagFusion L的輔助功能。


小孔為空氣釋放位置,並非破損,請勿驚慌(?)


接著將支架展開,轉軸的阻尼感十分強烈,展開需要多花一些力氣。

耳機無線充電接觸位置使用較柔軟的矽膠材質,避免與耳機收納艙外殼硬碰硬。個人也比較喜歡這種平面的設計,比起凹槽設計對各種保護殼更友善。


充電規格標示在內側,手機充電支援5w、7.5w、10w及15w等多種規格。


充電盤轉軸拉到底後還能往上延伸,轉軸結構個人實際觸摸應該是金屬材質,能增加耐用度。


轉軸角度最大45度,也仍有些微後倒的調整空間。


將支架拉到最長後再裝上iPhone 16 Pro,充電盤具磁吸功能故不用擔心手機掉落。底部仍有些許空間,換成iPhone 16 Pro MAX應該也不會碰地。


後方耳機充電空間算相當寬敞,裝上保護套後仍有餘裕。


放上設備後充電指示燈會閃爍幾次提示有正常充電,之後就會熄滅。


簡單進行輸入測試,使用內附TYPE-C線在iPhone 16 Pro 約30%電量時裝上MagFusion L並測量輸入端電流資訊,在iPhone 16 Pro關閉螢幕待機下輸入端可到9V 1.6~1.7A左右,約等於15w,如果邊充電邊使用手機則輸入端約在9V 1A上下,約等於10w。

心得

個人將AUKEY MagFusion L的特色理解為支援Qi2充電規格的二合一便攜充電支架,在此基礎上MagFusion L各項功能都有達標,如最高15w的無線充電功率、支援手機及耳機兩個設備同時充電,折疊後尺寸只有約70*70mm,厚度24mm也是容易放進包包的尺寸。

相較於類似等級競品,MagFusion L只有二合一,不具備手錶充電功能,這或許廠商有不同考量,如外觀一致、整體結構完整及手錶普及率等,但MagFusion L以大廠牌產品相對競品價格相對更平價一些,對於本人這種只有手機加耳機的用戶反而覺得剛好,不須花費額外成本購買用不到的功能,這點就看個人選擇。

另外MagFusion L外觀為金屬質感烤漆而非金屬材質,但轉軸結構是金屬,有助於增加耐用度,材質的取捨也讓重量維持在較輕的140g,個人難論好壞,但私心覺得是合理的考量,這點也看個人如何選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