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幫太座更換了機殼。
其實他是說不用換沒關係的,但是我發病了沒辦法。
所以就....這樣了。
太座原本使用的機殼是被我朋友稱為爆改款的JONSBO C2 紅色,之前還發過改裝文章(點我)。但我個人認為只有微改裝而已啦。
改裝後的散熱效能跟靜音都讓人滿意,就是隨著桌面上的雜物增加、螢幕尺寸變大,還是覺得稍微多佔了一些位置。
本來有考慮更換成Desk Mini A300之類的小型電腦,但整機配備幾乎都要更換,花費龐大也只縮小了體積,幾乎沒有啥效能的提升。於是在有限的預算+最少的硬體更動幅度下,最後決定換成本次的淘寶訂製機殼-K66。
K66是由淘寶店家SGPC所販售,可購買整台配置好的電腦或單純購入機殼,該店家在大陸論壇CHH也可搜尋到文章。(這咖K66機殼的文章可參考:點我)
該店家的機殼價格不高,也有各種尺寸型號可選,記得以前該店家只是單純配好硬體+一般機殼出售,大概這兩年才開始配硬體+自製機殼,但特徵都是尺寸十分迷你。
機殼保護還可以,配件十分簡單只有幾顆螺絲+電源開關。
外觀十分樸素,整機開孔只有電源開關,沒有前置USB可用。
上方孔洞為16mm規格,可自行購入同尺寸金屬開關來改裝,個人覺得開關尺寸略小對肥宅來說不是很好按。左側板只能選配3mm厚強化玻璃側板,沒鋁合金可選較為可惜。
右側板下方開孔可增加進風量,不過沒有可搭配的濾網t尺寸,得自行裁剪。
背面可看見機殼架構,為早前聯力常用的側邊安裝電源方式,下方配有3個PCI插槽位置。
側邊強化玻璃採用螺絲鎖上的方式,且很遺憾的是不管是玻璃與機殼接觸位置,或是鎖螺絲的位置都完全沒有設置緩衝墊,建議為了安全還是自己加裝。
配置的螺絲為M3規格的黑色手扭螺絲,既然是銀色機殼怎麼不配個銀色的螺絲呢...
底部也是大面積開孔,使用顯卡時可有效幫助散熱,也可以自己加裝風扇,但是因為沒有預設鎖孔,配套螺絲可能得挑一下。
4個腳墊採用1.5cm高的鋁合金腳墊搭配防滑橡膠,增加整體質感。
機殼內部說好聽是簡約,說難聽就是陽春。只有配置4個ITX主機板鎖孔,硬碟架安裝位置?不存在。
簡單介紹到此,來準備移機,順便跟C2機殼對比一下。這款機殼很明顯是C2的縮小版,左右寬度、上下高度、前後深度都縮短3-4cm不等,因此體積由11.7公升降為7.0公升,減少了約34%。
背面看更是幾乎一樣的配置,側置電源及底部3插槽設計,但與C2相較少了散熱開孔。
先放原本C2的內部配置圖,使用12cm塔散,搭配後方用螺絲+螺帽固定的12cm風扇排風,SFX電源則置於機殼下方,透過轉接線連接至機殼外。
原本的計畫是上方照片內的配置完整移過去K66機殼,因為原店家有在CHH論壇文章內提到,如果電源位改成DC-ATX,則理論上可以支持14.4cm高的散熱器,但我裝上實際高度約14.5cm的真魂120後發現高度過高,側板蓋不上,目測是有2-3mm的差距。
我原本有考慮兩種可能的解決辦法,方案一是改用大陸才有販售的利民真魂120 熱管直觸版,高度再降低3mm到14.1cm高,價格也頗平實,但很可惜的是目前都缺貨,至少得等1個月以上。方案二是改用目前12cm風扇塔散高度最低的銀箭130,但花費是方案一的兩倍,且殺雞焉用牛刀,文書機配這麼高級的散熱器實在浪費。
還好我有預先想好第三個備案,就是改用12cm下吹式的追風者PH-TC12LS散熱器。另外搭配號稱超耐用的海盜船新款散熱膏TM30,這款散熱膏效能尚可但號稱可以久用不變質。
裝上散熱器,幾乎佔滿整張主機板。
接著裝進機殼,然後還要進行另一個實驗。
在購入這咖機殼前,我也預想了兩個情境,情境一為不使用外接顯卡,則散熱器就盡量使用12cm塔散,如塔散裝不下則直接改為使用下吹散熱器。
情境一不改成使用9cm塔散的原因,則是為了搭配情境二:如果哪一天想外接顯示卡,則SFX電源就必須放回原本的機殼側邊。如此CPU散熱器也只能使用下吹式散熱器,9cm塔散依然會卡住,屆時還是要另外購入下吹散熱器,不如一次到位。
為了情境二,也為了提高CPU散熱器高度的相容性,另外購入了銀欣的SFX電源轉接架。
因為如果電源側置,使用標準ATX電源時,依店家規格CPU散熱器高度限制為5.5cm高。
如果使用這款偏心設計的SFX電源+轉接架,比起一般的SFX轉ATX轉接架能多出約1cm的空間,則CPU散熱器有機會增加至7.5cm高(追風者PH-TC12LS搭配標準2.5cm厚風扇剛好是7.5cm高)。
裝SFX電源後還有不少空間,非模組線的電源應該也有足夠的理線空間。不過如果日後真的要裝顯示卡,應該還是會換上SFX-L的模組化電源。
雖然可以支持7.5cm高的CPU散熱器,但風扇已幾乎與電源貼在一起,個人認為有互相搶風疑慮,所以也還是多準備了1.5cm厚度的12cm薄扇,必要時可以派上用場。
但畢竟現在沒有裝顯卡的需求,還是恢復原本的配置方式,硬體位置與使用C2時大同小異,SSD因為沒有安裝位置所以直接鎖在機殼底部。CPU散熱器更換成下吹式,後方排風改為8cm風扇,至於為何現在後排風是空的呢,因為賣家漏發了貨...可惡。
蓋上玻璃側板結束所有安裝作業。玻璃非全透而是帶些微淺灰色,尺寸設計不是很精準,導致後方突出機殼一點點。預計之後會改成沒有破裂風險的壓克力+銀色拉絲貼紙,這等之後補發的風扇到了後再一起施工吧。
放回壅擠的桌面,可以順利使用,整體也幾乎沒有噪音,一樣很滿意。
當然....還沒有結束。事隔一周多,淘寶的貨送到了,以下一一說明。
首先是另外製作的透明壓克力板,做了2mm及3mm兩個厚度規格各一片,2mm是因預想加上緩衝墊後厚度剛好,所以多做一片備用。壓克力片旁則是銀色拉絲貼紙,用途是貼在壓克力上假裝成金屬材質側板。
接著是銀色帶勾邊的PCI擋板及不鏽鋼手轉螺絲,取代原本的PCI擋板及黑色手轉螺絲。
最後是貓頭鷹Redux系列8cm風扇,用於後排風使用,價格因有折扣不算貴,運作也十分安靜。
首先施工的位置是PCI擋板,原機殼沒有內附擋板,原本使用FD機殼的白色擋板撐著,但因為底部會翹起且顏色不是這麼搭,因此決定購入同色系且帶勾邊的擋板來更換。
結果實際裝上去後...擋板長度還是略短,底部無法勾到,但至少顏色對了...
風扇就沒什麼好提了,後方電源轉接板設有8cm風扇孔位,直接鎖上即可。
接著是施工完的左側板,分別是灰黑色強化玻璃(左方)、貼了銀色拉絲貼紙的壓克力板(中間)、全透明壓克力板(右邊)。
試著貼上銀色側板,順便換成顏色較搭的銀色不鏽鋼螺絲。色差不算明顯,但因為使用2mm厚度的壓克力板,所以與機殼邊緣有高低落差,視覺上邊界線較明顯,但我覺得整體效果還不錯。
不過太座大人說雖然不喜歡會發光的裝置,但透明側板可以接受,所以最後出鏡的是3mm厚全透壓克力,且為了使機殼的線條平滑,側板固定方式也改為沉頭式內六角螺絲,減少螺絲凸起。
但手轉螺絲都買了,就全用在背面吧。目前只有風扇螺絲必須用螺絲+螺帽,但銀色的鋁合金墊片也在路上了,預計用來取代目前可見的兩個紅色墊片。
從後方可看到PCI擋板長度不足的部分,沒勾到機殼邊,但暫時也只能這樣了,至少顏色是一致的。
最後是一開始就已經購買的鍍銀電源線,但因為看起來連接方式不是這麼可靠,所以一直沒用,但考量文書機電力需求不大,這些電源線應該勉強可以勝任,最後還是決定裝上去。
取代原本粗黑的電源線,鍍銀線走線靠近主板I/O側,是有點擔心電源線材發熱跟主板上電供元件發熱相乘,總之為了美觀做了取捨,但還是必須持續注意電源線材狀況。
再次上機,終於是最終定案(目前為止),其他之後再來考慮吧...
優點
首先是另外製作的透明壓克力板,做了2mm及3mm兩個厚度規格各一片,2mm是因預想加上緩衝墊後厚度剛好,所以多做一片備用。壓克力片旁則是銀色拉絲貼紙,用途是貼在壓克力上假裝成金屬材質側板。
接著是銀色帶勾邊的PCI擋板及不鏽鋼手轉螺絲,取代原本的PCI擋板及黑色手轉螺絲。
最後是貓頭鷹Redux系列8cm風扇,用於後排風使用,價格因有折扣不算貴,運作也十分安靜。
首先施工的位置是PCI擋板,原機殼沒有內附擋板,原本使用FD機殼的白色擋板撐著,但因為底部會翹起且顏色不是這麼搭,因此決定購入同色系且帶勾邊的擋板來更換。
結果實際裝上去後...擋板長度還是略短,底部無法勾到,但至少顏色對了...
風扇就沒什麼好提了,後方電源轉接板設有8cm風扇孔位,直接鎖上即可。
接著是施工完的左側板,分別是灰黑色強化玻璃(左方)、貼了銀色拉絲貼紙的壓克力板(中間)、全透明壓克力板(右邊)。
試著貼上銀色側板,順便換成顏色較搭的銀色不鏽鋼螺絲。色差不算明顯,但因為使用2mm厚度的壓克力板,所以與機殼邊緣有高低落差,視覺上邊界線較明顯,但我覺得整體效果還不錯。
不過太座大人說雖然不喜歡會發光的裝置,但透明側板可以接受,所以最後出鏡的是3mm厚全透壓克力,且為了使機殼的線條平滑,側板固定方式也改為沉頭式內六角螺絲,減少螺絲凸起。
但手轉螺絲都買了,就全用在背面吧。目前只有風扇螺絲必須用螺絲+螺帽,但銀色的鋁合金墊片也在路上了,預計用來取代目前可見的兩個紅色墊片。
從後方可看到PCI擋板長度不足的部分,沒勾到機殼邊,但暫時也只能這樣了,至少顏色是一致的。
最後是一開始就已經購買的鍍銀電源線,但因為看起來連接方式不是這麼可靠,所以一直沒用,但考量文書機電力需求不大,這些電源線應該勉強可以勝任,最後還是決定裝上去。
取代原本粗黑的電源線,鍍銀線走線靠近主板I/O側,是有點擔心電源線材發熱跟主板上電供元件發熱相乘,總之為了美觀做了取捨,但還是必須持續注意電源線材狀況。
再次上機,終於是最終定案(目前為止),其他之後再來考慮吧...
1、價格便宜只要約250人民幣
2、設計簡約小巧,外觀尚佳。
缺點
1、側板只有玻璃可選,機殼顏色也只有銀色可選。
2、玻璃固定位置沒有設置任何緩衝、保護措施。
3、完全沒硬碟架安裝及前置USB位置。
4、板材薄,僅1-2mm,且整體只用螺絲固定,結構不是十分穩固,大力碰撞有變形的可能。
4、板材薄,僅1-2mm,且整體只用螺絲固定,結構不是十分穩固,大力碰撞有變形的可能。
結論
其實對於硬體擴充需求不大的使用者,這咖機殼還是可以考慮,1000上下的價位算是平價機殼,但是建議具備一定基礎的硬體安裝及改裝能力,有些地方還是改裝後使用才更順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