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7/6

ASUS ROG Strix B250I Gaming 主機板

因為即將回歸ITX機殼,又開始東湊西湊相關配備。

本來覺得再買一張ASUS B150I就夠用,畢竟CPU-6700打算繼續沿用...

說來奇怪,怎麼就變成今天開箱的主角 ASUS B250I 主機板呢!?


B250雖然身為INTEL 2系列晶片組中的低階,但該具備的功能其實都有,A家也算有誠意的給B250I這張ITX主機板冠上ROG Strix型號,比起前一代的B150I僅有Gaming型號,這次的主機板更受到廠商厚愛。

可惜的是,B150I到B250I在整體主機板的規格並沒有提升太多,主要來自主晶片組B250跟B150的規格差異,還有支援的軟體豐富程度,其餘音效、無線網路、藍牙等晶片等應該都是同等級。

當然B250I這張主機板的優勢之一是具備DP 1.2輸出,能完整輸出4K 60FPS畫面,B150I的HDMI只能輸出4K 24FPS,對於只用內顯的買家會略有差異。

產品外包裝,ITX主機板的外盒一如往常的小巧,標示型號為ROG Strix B250I Gaming。


就我查得的資料,2017年ASUS自家主機板的型號從高階到低階大致分為ROG、TUF、ROG STRIX、PRIME等四個系列。ROG Strix是結合原本的ROG和Pro Gaming系列產生的新型號,算是把ROG玩家國度系列型號下放,讓尋常百姓也有幸能進入堪稱天龍國的玩家國度。


包裝上倒是沒什麼特別,一樣是上層主機板,下層配件的紙盒包裝方式。


先來看配件吧,由左上開始分別是新版Q-Connect前面板IO連接器(增加了線材長度)、SATA排線、外接式WIFI接收天線、黑色後機殼IO檔板(沒想到最基本的B250也有機會用高貴的黑色檔板啊...)


線材標示標籤貼紙、束線帶跟各種ROG貼紙,讓人有種尊爵不凡的優越感。


最後是使用手冊與光碟,可直接略過(誤)。


主機板本體有著與低階晶片不符、略為花俏的散熱片,但畢竟冠上了ROG STRIX名稱,外觀奢華一點也是可以接受der。


主板供電及CPU側,CPU電源輸入採用8Pin設計,電源相數保持中階水準(有嗎?)大致上看起來是CPU4相+記憶體2相,僅CPU供電側有設置散熱片。


ITX標準配置的兩條記憶體插槽、前置USB3.0 19PIN、機殼IO面板接口、RGB燈條接口、SATA插槽*4,不過其中兩個SATA位置較差,卡在記憶體、顯示卡、CPU散熱器三個元件中間。


音效晶片為Supreme FX ,有設置隔離區及音效專用電容,可惜我用USB音效裝置,用不上內建音效。PCIE 16X插槽則有金屬強化包覆,避免高階顯示卡過重導致插槽損毀,實際功效有待求證,但至少看起來更雍容華貴。



B250晶片原生支援2個M.2 SSD,不過ITX主機板的空間可說是寸土寸金,之前處理方式是將M.2插槽設置在主機板後方,現在的廠商可厲害了,除了保留後方的M.2插槽外,正面在晶片散熱片上方也設置了一組M.2插槽。


背部IO介面,內建顯示晶片的輸出端子為HDMI跟DP各一,後方USB端子有6埠,包括2.0*2跟3.0*4,可惜無USB3.1接口。 


背面設有"僅支援PCI-E通道"的M.2插槽(正面的M.2插槽反而SATA或PCI-E通道皆可支援),我個人認為主機板背面散熱較差,應該將支援SATA的插槽設置在後方,但也許主機板走線有所受限,只能以如此方式設置。


回頭看一下正面的M.2插槽,這樣的設置方式在之前的ITX主機板幾乎沒見過,算是個創新的方式,可能得利於主機板晶片發熱量的降低,B250晶片只需要底部的小散熱片即可解決,晶片上方空間則設置較大片的金屬材質散熱片來幫助M.2 SSD散熱,金屬散熱片與SSD則是以粘性較低、厚度較厚的導熱墊來連接散熱片與SSD上的晶片。


簡單介紹完準備上機,CPU沿用拿來上PTT跟踩地雷超順暢的i7-6700,SSD則是發熱怪獸之一的三星 SM951,記憶體也沿用目前漲價漲不停的金士頓 DDR4 2400 16G*2。


因為原廠預貼的導熱墊長度只有散熱片的一半,我手上也沒有厚度相當的導熱墊,所以在導熱墊接觸不到的SSD記憶體晶片部分,貼上高度約2mm的散熱片輔助散熱。


接著把有著敗家之眼的散熱片鎖上,主機板上的硬件到此就快安裝完成啦。


這2mm高度的散熱片目測已經與上方散熱片緊密貼齊,不過兩個金屬散熱片中間我沒有再增加導熱介質,散熱效率可能會略差一些。


CPU散熱器跟顯示卡先安裝上機,雖然CPU散熱器已經換成體積較小的Macho 90,但散熱器本體還是佔了主機板很多空間,視覺上依舊十分搶眼。


不安裝風扇的情況下,記憶體可以選用散熱片較高的款式,又Macho系列是適合無風扇的散熱器,兩相搭配真是絕妙(?)


因為ITX機殼還沒收到,先裝回原本的ATX機殼吧,ITX主機板裝在ATX機殼內有種小孩開大車的感覺。


換個角度看,機殼內真的十分空曠啊....沒關係再忍幾個月就能收到機殼了!


裝完機後接著要幹嘛呢?

首先當然要來開機啦,這次很不幸的一開始完全無法開機,前幾次還進得去BIOS,進BIOS調整幾個內建功能的選項後,連BIOS都進不去惹...

還好將幾個零件拆下重裝,並恢復BIOS出廠設置後(我甚至連主機板電池都拔掉重插了)又能順利進BIOS跟系統,連錯誤在哪都還沒抓到就解決了...

經過這番折磨我就不想再做啥測試了...尤其是需要拆裝零件的,很怕不能開機的噩夢再度發生(偷懶的藉口get),主機板附贈的軟體我甚至連安裝的欲望都沒有,也就這樣跳過吧...

最後決定簡單測試一下M.2 SSD溫度,對照組為同一顆三星  SM951 SSD,原本是安裝鋁製散熱片且裝在Z 270-A主機板上測試。


這是電腦開機好幾天後測得的待機溫度,室溫為26度的冷氣房。

沒想到待機居然達到48度!!不過之前在SM951這篇的待機溫度31度是剛開機進入系統後測得,與開機好幾天的數據無法做比對,決定直接忽略。


測試 AS SSD Benchmark時的溫度只提升2-3度。


測試CrystalDiskMark時的溫度最高來到70度惹,好恐怖啊...原本的散熱片測溫最高只有61-62度。


結論

先就M.2 SSD溫度來說好了,這次B250 ITX主機板將M.2插槽設置在正面且配有散熱片輔助散熱,算是立意良善。不過應該是因為散熱片為了美觀,散熱片雖有厚度,但是與空氣接觸的表面積可能不足,所以比起自設散熱片溫度高了些(當然還可能有其他影響因素)。

優點

就我個人來說,棄B150I改選這張貴1K的B250I主機板,主要考量點為1.內顯支援DP輸出2.後方USB插槽有6個3.M.2 SSD可以安裝2個,因此我可以完全拋棄SATA SSD,狹小的ITX機殼內不再有SATA排線、電源線及2.5"硬碟占據空間。

另外大概是冠上ROG Strix名稱之後,多了一些原本PRO Gaming系列主機板無法支援的軟體。可惜我用不到,連安裝都懶...然後就是雖然是最低階的B250晶片主機板,但是用料與高一階的H270同等,但價位還算適宜,因此入門可選B250I,高階就跳過H270直攻Z270I。

缺點

這款主機板價位還是比其他家B250 ITX主機板貴,沒有特殊需求(例如非要用兩個M.2 SSD等),選舊款B150I主機板一樣能支援7代CPU。B250I在目前INTEL的晶片策略下,無法支援下一代CPU,注定成為難以在二手市場脫手的孤兒...幫QQ。

還有些應該是我個人運氣不好的缺點,先前用A家B150I,後期有開了主機板內建WIFI+藍牙功能後,有線網卡就抓不到的問題、更新BIOS並換上G4600 CPU後一開始開不了機的問題;現在這個B250I一開始也開不了機,後來順利進入系統,隔兩天卻又發生重開機後可進入系統,但電腦無反應...直到我進入BIOS關掉內建的WIFI跟藍牙開關,一切才回復正常...難道我老是買到機王!?

最後是一些小抱怨,2系列晶片主機板最新只支援到7代CPU,8代CPU雖然同腳位,但I家策略就是不給舊晶片主機板支援。要不是A家B350晶片ITX主機板目前都沒有我喜歡的配置(為了那該死的雙M.2插槽QQ),也因為CPU i7-6700目前效能都還在過剩狀態,不然即便我已經支持INTEL 10多年,在適合換機的時間我還是會跳槽吧!希望AMD下一代Ryzen能一樣有不錯的表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